七水硫酸亚铁(FeSO₄·7H₂O,俗称绿矾)的生产原理基于硫酸与含铁物质的反应,通过控制反应条件(如浓度、温度、pH)和结晶工艺,生成含七个结晶水的硫酸亚铁晶体。以下是其核心生产方法及原理:

一、主要生产方法及反应原理
1. 铁屑/废铁与稀硫酸反应法(直接法)
-
反应式:Fe+H2SO4→FeSO4+H2↑
-
步骤:
-
酸浸反应:将铁屑(或废铁)与20%-30%稀硫酸在50-70℃下反应,生成硫酸亚铁溶液。
-
过滤除杂:去除未反应的铁屑及杂质(如碳、硅)。
-
浓缩结晶:蒸发浓缩至溶液密度1.4-1.5 g/cm³,冷却至20-30℃析出FeSO₄·7H₂O晶体。
-
离心干燥:离心分离晶体,低温(<60℃)干燥,避免失去结晶水。
-
-
关键控制:
-
使用稀硫酸防止Fe³⁺生成(浓硫酸易氧化Fe²⁺);
-
通氮气保护或添加还原剂(如铁粉)抑制Fe²⁺氧化。
-
2. 钛白粉副产法(工业主流)
-
来源:硫酸法生产钛白粉(TiO₂)时,钛铁矿(FeTiO₃)酸解产生的副产物。
-
反应式
FeTiO3+2H2SO4→TiOSO4+FeSO4+2H2O -
流程:
-
酸解:钛铁矿与浓硫酸在80-100℃下反应,生成含FeSO₄的酸性溶液。
-
结晶分离:溶液冷却至10-20℃,FeSO₄·7H₂O优先结晶析出,离心后得粗品。
-
纯化:粗品溶解后重结晶,去除钛、锰等杂质,纯度可达90%-95%。
-
-
特点:成本低、产量大(每吨钛白粉副产3-4吨硫酸亚铁),但含微量钛杂质。
3. 钢铁酸洗废液回收法(环保工艺)
-
原料:钢铁厂酸洗废液(含Fe²⁺、H₂SO₄)。 -
流程:
-
中和浓缩:向废液中补加铁屑,调节pH至4-5,蒸发浓缩至饱和。
-
冷却结晶:自然冷却析出七水硫酸亚铁晶体。
-
脱水干燥:离心甩干,低温干燥。
-
-
优势:资源化利用废酸,降低环保压力,成本仅为直接法的1/3。
二、结晶水控制原理
七水硫酸亚铁的结晶水数目由溶液温度与浓度决定:
-
温度<56.8℃:溶液中优先形成FeSO₄·7H₂O(绿色晶体);
-
温度>56.8℃:析出FeSO₄·4H₂O(白色粉末);
-
温度>64℃:生成无水FeSO₄(白色固体)。
工业控制要点:
-
冷却速率:缓慢降温(0.5-1℃/min)确保晶体均匀生长;
-
搅拌强度:适度搅拌防止晶体结块;
-
母液循环:保留部分母液作为晶种,提升结晶效率。
-